8月19日,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宜涪高鐵全線19家施工單位、設計、監理單位共計100余人的觀摩團,到中鐵一局承建的宜涪高鐵3標項目長陽11號棄渣場開展標準化管理觀摩活動。長江沿岸鐵路集團總工程師夏文、中鐵一局副總經理潘小虎等參加觀摩。
觀摩現場
活動中,觀摩團沿著觀摩路線實地察看了表土剝離存放區、C30混凝土擋渣墻、整體式盲溝、環形截排水溝、沉砂池等核心設施。
從表土剝離時“園地15厘米、林地草地10厘米”的精準把控,到擋渣墻“先擋后棄”原則下“埋深1.5米、嵌入山體1.5米”的穩固結構;從分層棄渣“層厚不超0.8米、壓實度不低于90%”的嚴格標準,到排水系統“截水溝+消力池+沉砂池”的立體防護體系,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生態優先、安全第一”的建設理念。現場實時運行的揚塵監測系統、GNSS地表沉降監測設備,更讓觀摩人員直觀感受到智慧化手段在渣場管理中的深度應用,切身體驗標準化建設為生態保護與工程安全帶來的雙重保障。
觀看棄渣場標準化宣傳片
觀摩交流會上,項目負責人圍繞長陽11號棄渣場“制度先行、流程規范、科技賦能”的建設經驗進行細致分享,系統解讀了標準化管理的“一局方案”。夏文對中鐵一局棄渣場標準化建設給予充分肯定,表示長陽11號棄渣場的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不僅充分彰顯了中鐵一局對環水保工作的高度重視、嚴謹認真的態度和高效的執行力,更為全線樹立了標桿,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棄渣場標準化管理經驗交流會
隨后,環水保例會在項目部接續召開。會議聚焦全線環水保工作重點,旨在強化生態保護意識、解決現存問題,推動環水保工作提質增效,夏文針對棄渣場規范管理、環水保流程合規、生態風險防控等方面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強化思想意識,提升重視程度。要將環水保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確保各項部署執行不打折扣、落實到位。二是嚴格規范流程,守住合規底線。要聚焦環水保全流程管理,完善各項審批手續,確保選址、建設、驗收等各環節依法合規。三是優化現場管控,筑牢安全屏障。要重點強化棄渣場等關鍵區域管理,保障生態與施工安全穩定。
環水保例會
據悉,宜涪高鐵3標項目長陽11號棄渣場位于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帥家埫村,占地約78.41畝,容渣量約27.21萬方,主要來源為將軍山隧道洞渣,運18.70km。棄渣場位于山間溝谷,兩側山坡植被茂密,主要以喬木、灌木為主,棄渣場東北方向鄰近既有道路,交通較為便利。
長陽11號棄渣場標準化建設
自開工以來,項目始終秉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嚴格遵循長江沿岸鐵路集團 “依法開工、安全開工、環保開工” 的標準化管理要求,通過表土剝離回覆綠化、擋墻盲溝及排水系統建設、棄渣分層碾壓與平臺設置等流程管控,將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理念貫穿棄渣場建設全過程,致力于打造生態友好、安全穩固、管理規范的標準化標桿工程。
此次觀摩活動,不僅是對長陽11號棄渣場標準化建設成果的檢驗與肯定,更搭建起了各標段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讓項目的標準化建設經驗從“樣板藍圖”變為可觸摸的實踐樣本。
棄渣場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