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國中鐵智能化信息化場站觀摩團第一組40余人,到中鐵一局渝萬高鐵站軌枕廠觀摩交流。中國中鐵智能化信息化場站觀摩團第一組組長張傳軍、中鐵一局副總經理李秀君,以及中國中鐵各局代表參加觀摩。
在項目負責人的引導和講解下,觀摩團觀摩了軌枕廠養護車間、信息化控制中心、生產車間、存枕區、綠色光伏發電區等區域,以及螺旋筋套管組裝安裝、桁架鋼筋箍筋組裝安裝、蒸汽養護、智能檢測噴碼等12個智能化軌枕預制工位。期間,觀摩團在信息化控制中心觀看了智能化軌枕預制工藝片,聽取了軌枕廠所采用信息化系統的詳細介紹。
智能化信息化場站觀摩交流會在項目會議室召開,張傳軍對中鐵一局為此次觀摩活動所做的服務保障工作表示感謝,并對渝萬軌枕廠在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參加觀摩人員要學習被觀摩項目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開拓思維,結合項目特點將數智化理念融入施工生產全過程,實現降本增效。同時,要做好人員的配置與管理、智能化設備的推廣應用,通過生產方式變革倒逼管理方式變革,構建數智化工程管理體系、智能化機械施工體系及系統化建造技術體系,推動中國中鐵智能建造水平。
會上,李秀君圍繞智能建造、軌枕預制等方面作了交流發言。渝萬高鐵軌枕廠負責人匯報了項目概況、資源配置、施工進度以及智能、綠色雙塊式軌枕生產線成果。與會人員就智能化場站建設、信息化系統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推廣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了解,中鐵一局渝萬高鐵軌枕廠位于重慶市涪陵區,占地約69畝,承擔渝萬高鐵全線77.3萬根雙塊式軌枕預制任務,單日生產軌枕可達1920根,儲枕量達16萬根。軌枕廠堅持以標準化管理為基礎,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按照國鐵集團和渝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高標準起步、高質量建設”要求,傾力建造西南艱險山區生態鐵路、精品工程。軌枕廠配置國內同領域先進技術、設備和系統,通過應用數字孿生技術,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高新技術編織“數字之網”,運用五大系統和22個子系統對軌枕預制所需12個工位實施全過程監控,實現了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的深度互聯,達到軌枕生產的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是中鐵一局以智能建造驅動傳統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觀摩信息化控制中心
項目負責人介紹情況
召開觀摩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