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21時,中鐵一局蘭合鐵路項目紅峴子村特大橋最后一片現澆箱梁澆筑完成,標志著蘭合鐵路2標現澆箱梁工程圓滿完成,項目主體工程施工取得重大突破,為蘭合鐵路后續鋪軌作業打通了“關鍵通道”。
作為蘭合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紅峴子村特大橋兼具排洪保障與立體交通雙重功能。大橋全長572.1m,包含154根樁基、19座承臺、19座墩臺身、18孔簡支箱梁,其中最高墩達38.5米,對施工精度與安全管控提出極高要求。
面對橋址穿越村莊征拆難度大、移動模架施工技術要求嚴、高空作業安全風險高等多重挑戰,項目部堅持靶向施策,精準破題。在征拆協調上,項目主動聯合地方政府、第三方檢測機構,從逐戶踏勘現場、科學評估損害程度,到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高效落實修繕資金,反復溝通徹底打消村民顧慮,最終“零糾紛”完成129戶賠償協議簽訂,為施工掃清障礙。技術攻堅中,創新增設臨時支撐體系,優化模架拼裝流程,破解場地狹小導致的模架拼裝難題;積極應用橋梁智能張拉及壓漿設備,保障了工程實體質量。安全管控方面,落實“穿透式管理”,將移動模架過孔、高空作業、混凝土澆筑等高風險工序拆解為多個細分環節,明確每個環節的質量安全卡控要點與責任人員,嚴格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常態化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所有作業人員熟悉風險點與應急處置措施。
特別是在國慶期間,項目進一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開展節前、節中全面安全排查,班子成員輪流駐守現場統籌協調,安全管理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緊盯重點區域與關鍵工序,切實筑牢施工安全防線。
紅峴子村特大橋建設全景
箱梁混凝土澆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