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項目大商務管理工作不僅要想辦法節流,還要肩負起商務牽總責任,聯合項目各層級、各業務部門做好開源,全面提升項目成本管控能力。”提到項目大商務管理工作,王艷林侃侃而談。
王艷林是中鐵一局濟南軌道交通6號線位里莊車輛段項目商法部部長,也是2025年中國中鐵“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獲得者。
他個頭不高,身材偏胖,一副黑框眼鏡下透著沉著穩重,不緊不慢的話語中盡是成本管理數據和計量規則。
成竹在胸方能游刃有余
說起王艷林,濟南軌道交通6號線位里莊車輛段項目負責人儀曉立不由地豎起大拇指。“我們項目從建點開始就一直沒有配備專職商務副經理,所以從大商務管理工作全面開展以來,王艷林就肩負起了商務副經理責任,連同項目總工侯向陽一起扛起了‘鐵三角’管理擔子,在推動項目降本增效、管理提升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位里莊車輛段位于濟南市槐蔭區,是濟南軌道交通6號線與4號線共址的共建車輛段,采用全上蓋結構設計,總建筑面積達36萬平方米,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車輛段,被喻為“列車4S店”。中鐵一局承建一工區建設任務,負責4號線停車場蓋板及蓋下結構工程以及6號線車輛段洗車棚及咽喉區部分蓋板工程的施工,施工面積約12.6萬平方米。
王艷林是項目建點的首批到崗人員,面對較大的建設規模和陌生的施工環境,他迅速和同事們投入到施工籌備工作中來,合同研究、場地規劃、成本測算、商務策劃、勞動力組織……在籌備中王艷林逐步明確了項目商務管理工作思路。
相對于12.6萬平方米的總施工面積,項目混凝土需求量大,供應及時性要求高,在前期商務策劃過程中,王艷林就重點關注了這一問題。進場開始,他聯合項目物機部長張曉峰大量走訪周邊混凝土供應商,按照公司混凝土采購要求,限于15公里運距范圍內供應商,但實際走訪下來,他們發現在這個區域內僅有的3家供應商,產能不能滿足現場需求,價格也相對市場價格偏高,于是在大量走訪了解之后,王艷林決定將采購范圍擴大至35公里,并找到了8家供應商,經過反復對比核算及多輪價格談判,最終得到的采購單價較區域信息價降幅22.5%,較平均市場價降幅4.5%。
分包方的合理選擇是項目建造成本控制的關鍵,也是王艷林開展商務策劃的重點。他參考中鐵一局合格分包方名錄,對濟南及周邊區域以及以往公司合作分包方勞務價格做了充分調研對比,在選取業績優秀、經驗豐富的分包方基礎上,經過反復談判,結合成本測算,最終確定的勞務單價相較于區域內平均價格降低了7%左右。
以戰促培帶動人才培養
“我認為我師父在大商務管理工作中的優勢不僅僅是開源節流,更重要的是在于對業主、設計、分包方、供應商等單位的外部協調能力上。”項目商法部李威龍說。
李威龍從2023年參加工作起就和王艷林簽訂了師徒協議,在他的幫助下從識圖開始,逐步熟悉計量規范、工程量計算方法,在日常工作之余,跟著王艷林同外部單位加強溝通聯系。在他看來,王艷林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每次對接工作,他總是提前充分收集項目技術方案、專家論證、市場調研信息等資料的基礎上同對方溝通,在胸有成竹的辨證中以充足的依據贏得對方信任和肯定。
“兩年多的時間里,我跟著師父也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單獨開展業務也有信心。”劉英萍也是王艷林的徒弟,2023年獲得建安公司優秀見習生稱號。
“工作細心,教導認真,要求嚴格。”當問起對師父的印象時,劉英萍說。劉英萍主要負責部門合同管理、資料整理等工作,她眼中的師父會階段性列出工作清單,針對日常工作先放權指導去干,再針對出現的問題答疑解惑并給出解決方案,也讓她在不知不覺間獲得了鍛煉。
從2013年入職開始,王艷林就先后帶出了7名徒弟,其中1人晉升為公司中層職務,3人被提拔為項目部門負責人,為企業商務管理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努力。
“學無止境”方能厚積薄發
在王艷林看來,他現在的商務管理工作能夠得心應手離不開前期的技術積累、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項目經驗的積淀。
細數工作經歷,王艷林記憶最深刻的是在云桂鐵路項目那段時光,作為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的他,2013年一上班就跟著師父深入石林山區,參與一段7公里區間內的橋梁、涵洞、路基的施工,3年時間的磨練,他熟練掌握了測量、算量、施工管理等業務技能,練就了堅持看圖紙、學規范、看書的良好習慣。隨著云桂鐵路的通車,2017年12月,王艷林擔任項目工經部副部長,協助開展后期資料整理、清概結算工作,這也為他日后熟練掌握商務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真正讓王艷林對商務管理工作產生信心的是在南昌望城車輛段工作期間。在此期間,他完整經歷了地鐵車輛段施工,接觸了從樁基到主體再到機電安裝的全部施工內容,對地鐵車輛段施工有了全方位的認識。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圍繞施工全過程完成了涉及45項內容的二次經營工作,也積累了豐富的商務管理經驗。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現場經驗積累,就不會有深刻的認知,更不會有優秀的成績。如今的王艷林在項目商務管理工作中認識更廣,專業知識更扎實,也相信他會在下一個挑戰中取得更大輝煌。
工作中的王艷林
與同事們進行研討
為徒弟答疑解難
深入現場核對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