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必須具備鋪軌條件!”這是西成客專陜西公司下達的硬指令,也是中鐵一局西康高鐵項目部肩負的重大使命。作為線路鋪軌先行標段,項目部需在45天內完成16公里無砟道床施工,從8月11日啟動施工起,這場與時間賽跑的保節點大會戰,便注定充滿挑戰。
工期“硬指令”下:多層級聯動,織密攻堅網絡
“16公里、45天,涵蓋底座板與道床板兩道關鍵工序,初期測算時,不少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項目負責人回憶道。面對異常嚴峻的工期壓力,一場自上而下的攻堅行動迅速展開。
此次會戰,中鐵一局副總經理潘小虎帶領督導組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了解現場實際施工生產進度,聽取現場實際困難,為項目施工“把脈定向”。五公司迅速成立了以總經理武濤為組長,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李興,副總經理黃波為副組長,35余名骨干人員為組員的西康高鐵保節點工作組。項目經理鄭宏斌現場統籌指揮,班子副職全部現場蹲點,所有管理人員靠前盯控,現場指導施工,為項目決戰增加動力。每天忙碌在施工生產一線,理思路、抓協調,促落實。形成“集團指導、公司主抓、項目落實”的三級聯動格局。
“作戰圖”成為保節點的“指南針”。技術團隊將整體任務拆解為數十個關鍵節點,明確每個節點的完成時限與責任人員;生產部門創新采用“平行作業”模式,將16公里線路劃分為9個獨立工作面,每個工作面都配齊“負責人+技術主管+技術員+網格員+物資保障員”的“五人小組”,實現“一工作面一專班,一環節一監督”;施工班組則實行24小時輪班制,機械設備連軸運轉,確保混凝土澆筑、鋼筋綁扎等工序無縫銜接,最大限度提前工期。
暴雨“攔路虎”前:全方位保障,筑牢施工防線
天公不作美,持續降雨成為攻堅沖刺路上的又一重大阻礙。八九月的西安,降雨格外頻繁,45天施工期內竟有40天被雨水“占據”。無砟道床施工對作業面平整度、混凝土養護環境要求極高,持續降雨不僅導致現場泥濘難行,更可能影響工程質量,原本就緊張的工期必須再度提前。
“項目要打破傳統施工‘等待壁壘’,將原本的‘空窗期’轉化為‘攻堅期’,在無砟道床攻堅沖刺期間,時間就是本錢,不能浪費一分一毫。”李興說道。
“下雨不停工,困難不退縮!”這是全體參建人員喊出的口號。為應對降雨影響,項目部緊急調配物資,在各工作面搭建防雨棚,覆蓋混凝土澆筑及收面區域;施工人員身披雨衣、腳踩雨靴,在雨中堅守崗位,技術員更是時刻緊盯混凝土坍落度、鋼筋間距等關鍵指標,確保施工質量不受天氣干擾。
后勤保障團隊也同步開啟“戰時模式”:每天清晨,保溫桶里的姜湯準時送到各工作面,為冒雨施工的人員驅散寒意。項目部特意組建的便道維護小組,24小時巡查施工便道,一旦發現積水、坑洼,立即用砂石填補、抽水清理,保障材料運輸車輛與施工機械通行無阻;物資部門則提前預判降雨對建材供應的影響,將水泥、砂石等物資提前儲備到位,避免出現“停工待料”情況。
工序“快節奏”中:把“等待時間”變“施工時間”
“150米打底,200米沖刺,精調人員提前到位待命,材料通過新增吊車高效上橋,各環節無縫銜接!”黃波在交班會上明確說道。
無砟道床施工中,道床板澆筑是核心節點,而土工布鋪設、鋼筋綁扎、散枕布枕、模板安裝等前置工序的推進速度,直接影響后續澆筑效率。為避免“后一工序等前一工序”的被動局面,項目團隊大膽調整施工計劃,將所有前置工序“整體前移”,明確要求各前置環節較澆筑作業至少提前150米推進,同時以200米為沖刺目標,為澆筑作業預留充足緩沖空間。
“以前前置工序頂多超前50米,現在提前180米,我們有足夠時間檢查質量、調整細節,完全不用趕工期!”現場網格員王有彬拿著施工記錄表說道。當時項目9個工作面前置工序平均超前距離達170米,最高突破190米,不僅杜絕了“趕工式施工”,更讓每一道工序都能在“精工細作”中推進,施工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除前置工序提前外,粗調與精調也是無砟道床施工的“精度關鍵”,兩道工序銜接是否順暢,直接影響施工節奏。
“針對這一問題,項目技術團隊創新推出‘預判+待命’模式:每天開工前,技術人員根據施工進度、軌道幾何參數初測結果,精準預估當日粗調完成時間,提前1小時通知精調人員攜帶設備到場等待,提前到現場做好準備,粗調一結束就能立刻開工!”精調負責人雪寧笑著說。這一舉措徹底消除了工序銜接的“空窗期”,粗調與精調的銜接時間從平均30分鐘壓縮至5分鐘內。
工程“生命線”上:嚴控質量,嚴守安全底線
“保節點絕不能以犧牲安全質量為代價!”在保節點動員會上,鄭宏斌的這句話擲地有聲。為確保工程質量達標,項目部專門成立安全質量管控小組,將管控措施貫穿施工全過程。
施工前,安全質量小組組織全體參建人員開展安全技術交底與質量標準培訓,從混凝土配比、鋼筋間距、焊接等技術要點,到高空作業防護、用電安全等注意事項,逐一講解考核,確保每位施工人員“懂標準、會操作、能把關”;施工中,實行“每日驗收制”,質檢員對每一段底座板的標高、每一塊道床板的平整度進行現場檢測,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堅決不讓“不合格工序”流入下一環;針對夜間施工光線不足的問題,項目部加裝臨時照明設備,同時增加安全監督員數量,嚴防安全事故發生。
攻堅沖刺期間,黃波組織開展了一場聚焦實戰、干貨滿滿的質量專項培訓會,緊扣道床板施工核心環節,從土工布粘貼的細節把控、彈性墊塊安裝的精度要求,到鋼筋及墊塊的規范布設、軌排與軌枕間距的精準測量,再到模板加固、測量放樣、伸縮縫施工、綜合接地施工及軌排初調與精調作業,九大核心工序逐一拆解、細致指導。同時結合項目施工實際痛點,針對性提出九點具體過程管理要求,形成從源頭到收尾的全流程質量閉環。
“既有技術要點的精準解讀,又有管理要求的細致部署,這堂培訓課聽得明白、用得上。”參會人員紛紛表示。
經過45天的晝夜奮戰,中鐵一局西康高鐵項目部如期完成16公里無砟道床施工任務,為西康鐵路后續施工提供堅實保障。這場保節點攻堅戰的勝利,不僅展現了中鐵一局“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鐵軍風采,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央企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責任與擔當。
西康高鐵建設現場
西康高鐵建設如火如荼
召開施工質量專題會
道床板軌枕粗調施工
混凝土澆筑
道床板隔離層鋪設
夜間施工
雨中施工
施工完成的無砟道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