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信息
推開心靈那扇窗
初秋的九月,夜涼如水,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坐在窗前,聽著雨聲,一絲淡淡的惆悵縈繞在心頭,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也許秋天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也許是因為自己被一些事情所困擾,才會讓人有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感觸。最近由于工作的緣故被人誤解,甚至誹謗,非常簡單明了的一件事情卻得不到理解,無論怎樣解釋都打不開對方的心結,才發現有時候語言的力量也是那么蒼白無力。為什么會是這樣?我問過自己無數遍,答案很簡單,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值得我們深思。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們每個人都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由于家庭不和、身體患病、財產受損或是待遇不公等因素產生的心理問題,有的人能夠坦然面對,而有的人卻無法承受,一些人因此變得偏執、抑郁,甚至出現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了痛苦和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隱患。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患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人數已超過四億,而在中國,人數也有幾千萬,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患有強迫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人數每年都在不斷增加。
我們企業也認識到了這種問題,目前工會系統正在大力推進“職工心理咨詢”工作,積極組織和鼓勵符合條件的員工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在企業內部培養心理咨詢師隊伍,并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讓更多的職工、家屬得到心理咨詢和疏導,讓不良情緒得到及時的宣泄,從而確保大家在身體、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這是非常必要的
如今中國的女性,既要為工作奔忙,還要為家庭奉獻,為孩子操勞,承擔著更多的責任,所以面臨的壓力更大,更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特別是在我們流動施工單位,大多數夫妻兩地分居,家庭的重擔更是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職工和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醫學領域,病人身體不舒服,醫生大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少會考慮到心理因素,心理治療師更是少之又少。心理疾病往往不被大家所重視,患者和家人因為隱私大都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更談不上去治療。殊不知,人的心靈也會感冒,而且還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現象,卻往往被失眠、疼痛等一些身體不適的表象所掩蓋,造成很多心理問題被忽視。特別是一些更年期的婦女,如果不能及時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就會成為難解的心結,甚至走火入魔,從而誘發心理疾病。所以,作為當代女性,更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多學習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時還要經常給自己的心靈減減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欣賞音樂、養養花、跳跳舞,也可以和朋友去逛街,郊游,總之,讓自己變得更加明理、豁達和自信就是對家庭最好的貢獻,也是給丈夫最好的禮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推開心靈那扇窗,多一點陽光、多一點寬容,在對別人敞開心扉的時侯也就解開了自己的心結。
很快就到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了,也許很多人因為工作緣故不能和家人團聚,希望在遠方工作的男同胞們,多關心含辛茹苦將你撫養成人的父母,多關心在家里為你養兒育女的妻子,多關心天天盼你回家的孩子,再忙也要經常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再累也要經常撫慰一下妻子疲憊的心靈,畢竟你是她們最親近的人。寫完這些文字,心里豁然開朗。就用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作為文章的結束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