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信息
觀鴨綠江有感
我們一局在丹東施工的隧道與鴨綠江平行,相距僅“一墻”之隔,隧道出口60米即鴨綠江大橋。每逢站在江邊遠望湛藍、恬靜的江面,近看雄偉的鴨綠江大橋,總能勾起我萬千思緒,讓我心潮澎湃。耳邊不時響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眼前浮現出百萬雄師跨過鴨綠江那威武、壯觀的場景,憶起當年電影《英雄兒女》、《奇襲白虎團》等志愿軍為祖國和平在朝鮮戰場與侵略者浴血奮戰,舍身忘死的戰斗場面。英雄王成,犧牲自己,保住了陣地,那句悲壯的臺詞“向我開炮,向我開炮”讓人振奮,催人奮進.......
清風拂來,打斷了我的思緒。江面上,幾艘小船在搖弋,是附近漁民在撒網撲魚,幾只魚鷹不甘示弱,口中銜著小魚不時飛過漁船,向船上的漁民“示威”,遠處水鴨旁若無人,悠閑的在水中“散步”;江對面隱約可見朝鮮村民在地里耕作。不時有旅游大巴拉著游客到此處觀景拍照,處處透著和平、安詳,呵呵,好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和平來之不易,享受幸福的同時,不忘歷史才會讓我們努力奮進。幾天前,沈鐵局設計院幾位設計專家,來到隧道洞口,我了解到,當地政府要把隧道建成抗美援朝歷史博物館,讓游客深刻了解抗美援朝那段厚重的歷史,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鴨綠江下游,離隧道三公里處,有一座斷橋,是美軍當時為了阻止志愿軍及軍需物資過江而炸毀的,保留至今,目的是為了昭示我們國家富強了,百姓才會安居樂業。一位叫王坤的設計專家告訴我,隧道建成博物館后,洞口還要做一幅大型浮雕,浮雕由志愿軍戰士和鐵路工人組成,因為抗美援朝時期,鐵路工人為維護鐵路正常運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六十年代電影《鐵道衛士》就講述了鐵路工人為保衛鐵路與以“馬小飛”為代表的敵特分子做斗爭的故事。
中鐵一局建設邊關,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我作為一名中鐵一局員工感到驕傲、自豪。(馮德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