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信息
轉 型
王秀清
不是只有文藝界的人才能成功轉型,其實工作的改變也可以稱為轉型 ,只不過大家習慣性稱為改行。
我在渭工校學的專業是鐵路橋梁和隧道工程,畢業后分配到鐵一局二處從事技術工作。經過了一年的實習,也通過了實習答辯,成功定職為技術員。然而就在此時,單位重新選拔了幾名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送去進行財務短期培訓,準備補充到單位比較緊缺的財務隊伍中。于是,經過了四個多月財務專業的學習,我成功轉型為財務人員。
我的財務工作起點是在侯月經理部。師從有多年豐富會計工作經驗的劉建華師傅。我印象中那時企業人才培養的文化理念大概就是‘傳、幫、帶’。劉師傅帶我這個徒弟從出納干起,傳我于他多年的工作經驗,在工作生活中都給予了我太多的幫助。有一個好師傅再加上我自身的努力,我對施工企業的基礎會計核算工作很快就掌握了。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我是工程技術員里面會計干的最好的。當然這句話只適用于那個階段。
侯月經理部設立在山西陽城縣的北留鎮,我印象中北留鎮當時是全國十大名鎮之一。侯月鐵路的施工條件是相當艱苦,施工便道全部是盤山路。在便道上會車時,有時要倒退幾公里,退到稍寬一點的地段才能讓對面的車過去。遇上大雪封山的日子,工程隊的職工經常沒有蔬菜吃,聽說曾經有連續十幾天職工們只能吃煮黃豆的經歷。經理部因為在鎮上,相對來說條件就好的多了。
侯月鐵路施工時,一切還都是計劃經濟下的模式,組織機構相對還比較健全。調度、財務、機械、公安各個部室都存在。因為那時各個工點之間的聯系還是用路電,所以各個經理部都設立了電話所,我以前沒有見到過,看到話所內的設備覺得很高科技。現在有了計算機、網絡電話、手機,那個設備已經被淘汰出局。但從另一方面考慮,人們對于高科技的過分依賴,助長了人們的惰性。我記得那時記某人的電話號碼,心中默念幾遍,就記住了,打電話時根本不用翻本子。現在的情況是經常用的電話號碼,也得找半天,腦子里沒有半點印象。
到了季度財務決算時,各個工程隊的財務人員會齊聚經理部,統一安排財務報表的編制工作。一起吃飯,一起探討財務工作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種工作方式給了同行們更多的交流、溝通的機會,我的好多工作經驗都來自于和前輩們的交流中。現在的會計電算化、網絡辦公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但同事之間經常是相見不相識的各行其職,沒有了那個年代人和人之間那種團結互幫、和諧簡單的溫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時想起來,如果職業不改變,我也有可能成為工程領域一名出類拔萃的工程師?但這么多年的財務工作,憑借自己的努力,也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所謂知足常樂,就干一行愛一行吧!不管哪個崗位,只要盡職盡責的干好,就應該算是成功。
作者:中鐵一局二公司機關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