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春滿江南“電”亮平安路 ——公司無錫地鐵供電維保工作側記
(無錫訊)當詩仙李白“煙花三月”的千古絕唱在太湖之濱重現,黿頭渚的落櫻與梅園的疏影,將無錫這座江南古城繪成流動的丹青……
清明小長假,紛至沓來的游客一出地鐵站,便與溫和的春光撞個滿懷,當微揚的風和著花兒的幽香拂過鼻尖,輕柔地撥動發梢,春的氣息令人陶醉。此刻,興致盎然的游客或許未曾留意那幾道逆流的身影——他們快步拾級而下,朝著站臺深處走去,背影漸漸被流動的人潮淹沒,唯有工裝背后“中鐵一局”的白色字樣,依然清晰可辨。他們便是公司無錫地鐵供電系統的日間維保人員,接替夜班繼續守護地鐵運行安全。
公司在無錫承擔著“一線一所”兩個地鐵供電系統維保任務。其中,錫澄S1線花山主所維保項目負責主變電所110kV供電系統和35kV外線電纜管線運行維護;無錫地鐵二號線供電系統維保項目包含車輛段、停車場、21個車站變電所和1座主變電所的維保任務。近年,公司通過持續在無錫地區滾動經營,業已形成由地鐵維保、地鐵供電和鐵路三電遷改共同構成的項目集群,負責的兩個維保項目亦是一個班子,一套人馬,資源配置扎實,聚合優勢突出。
錫澄S1線花山主所坐落于江陰,由一座獨棟三層房屋構成,小樓通體灰白色,緊鄰西邊的S1線高架段上,列車不時疾馳而過,繁忙的交通線將無錫與江陰兩地緊密相連。花山主所一樓高挑寬敞的設備間,安置的兩臺110kV變壓器幾乎占據著整個空間,它通過外線電纜與國家電網“牽手”受電。“滋滋”的電流聲,在空蕩的設備房幾經回蕩后變得低沉而神秘。“這里是地鐵供電輸出的零起點,全線重要的電力中樞。”維保人員田海建介紹道。站在安全警戒線外,田海建正在對變壓器進行日檢,他仔細檢查變壓器主體連接部件、運行溫度和聲響是否正常,各處密封圈、法蘭盤接口是否有滲漏現象等,隨行的同事李政將檢查結果逐一記錄在冊。結束檢查后,兩人共同在日檢記錄本上簽字,完成了當值工作一項細小分支。
跟隨田海建一同來到二樓主控室,室內南側擺設兩張工作臺,臺上電腦顯示屏、鍵盤、鼠標乃至簽字筆都被嚴格限制在劃有紅色線框的區域內擺放,除此之外再無雜物。各類設備柜由南向北呈縱列依次排開,主變保護柜、主變監測柜、110kV線路監測柜、110kV線路保護柜和故障記錄柜在工作臺對面第一排,柜內設備面板上各色指示燈交替閃爍,顯示屏上的數值頻繁變動,短暫的蜂鳴聲在規律的間隔中不斷重復。維保人員早已對設備各項數據所反饋的信息了如指掌,盡管如此他們仍堅持日復一日,一絲不茍用心記錄值班日志。“2月10日花山主變電所35kV SVG補償裝置季檢過程中,發現冷卻液水位刻度表數值較前次記錄有細微變化,維保人員立即聯系廠家線上“會診”,經查發現為塑料螺栓處墊片老化,造成壓力輕微泄漏,隨后搶修人員攜帶相應備件現場更換故障配件,快速消除了安全隱患。”項目工程部負責人韓鵬飛道出了值班日志的重要作用。
“設備運行記錄、消防器材巡檢記錄、設備保養記錄等等,都是維保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具有溯源性,對故障分析、安全預警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此行前來的項目安質部長許學森帶著相關工作——對照項目《安全管理辦法》《質量管理辦法》等,對維保班組消防巡檢、值班日志和檢修記錄等內業資料進行周檢。“開關拒動,本體該如何操作?在操作前需要注意什么安全條件?”安質部還結合業務與安全規定編制考題,在檢查中隨機對當值人員口頭提問。
自維保工作開展以來,針對兩個維保項目累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5批次,共計教育137人次;累計開展安全用電專項教育、高空作業專項教育、有限空間專項教育等共計5批次,教育255人次。通過自檢、項目檢查和業主抽檢等一系列嚴謹且具有針對性的舉措,遏制了維保人員麻痹大意的苗頭,樹立了安全維保的工作理念。
無錫地鐵二號線青龍山牽混所四周群山環繞,東依青龍山,南與太湖隔山相望,毗鄰無錫著名景點“梅園開元寺”,是離項目部最遠的一處維保點。項目部本著綠色出行、降本增效的理念,優化維保人員出行方式。魏英與同事們每天搭乘項目擺渡車到二號線“廣益站”,憑員工卡換乘至“梅園開元寺”站下車,步行十分鐘即到工作地點——青龍山牽混所。走進所內,數十臺設備柜呈多排陣列排布,原本乳白色的柜體,歷經歲月侵蝕漸漸褪去了純凈的色澤,整體微微泛黃。“二號線于2014年開通,所內設備已運行了11年,這就要求我們平日維保更加細心。”韓鵬飛說。
牽混所內斷路器及隔離開關柜的六氟化硫壓力表數值依賴機械指針顯示,值守人員若操作疏忽極易導致讀數偏差。針對此類客觀情況,項目技術部門編制了《值班手冊》,系統梳理作業范圍、內容、防護要點及風險防控事項,并將關鍵操作流程拍攝剪輯成可視化教學視頻,組織全員培訓強化規范意識。無錫地鐵二號線供電系統維保二工區負責人孫睿特別強調:“項目不僅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更嚴格執行高、低壓雙證持證上崗制度,確保人員資質與崗位風險精準匹配。”
筆者跟隨二號線供電系統維保夜班作業后,方對地鐵維保工作有了更系統性的了解。“一部分是白天的值守,另一部分是夜間的檢修。”一工區負責人張龍龍道出了維保工作的簡要構成,夜班班組要對區間接觸軌執行例行檢查。午夜,隧洞內靜得連呼吸聲也清晰可聞,張杰與秦文成兩名維保人員手持強光手電,徒步檢查接觸軌防護罩的完整性,鍍銅鋼絞線是否銹蝕,并用反光鏡仔細查看護罩下的接觸軌面是否有異物搭接,兩人始終保持三米間距,形成“主檢+復檢”雙重保障。
除接觸軌檢查外,檢修工作還包含環網電纜檢修、所內設備除塵、臨時和緊急情況處置等。就如3月2日夜間,檢修人員在巡查中發現早期施工遺留的接地裸線因長期震動移位,意外搭接鋼軌,及時進行標準化接地改造,徹底消除了鋼軌電流異常釋放的安全隱患。“所有檢修工作必須在地鐵停運的窗口期內完成,久而久之,檢修人員都成了‘夜貓子’。”誠然,每當霓虹亮起,他們逆行上崗,萬籟俱寂時,專注檢修作業,待軌道恢復繁忙,方卸下疲憊入眠。正是這些地鐵維保人,以專注與專業守護地鐵電網永不停歇的脈搏,在平凡中鑄就非凡。
今年1月,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曾向公司發來感謝信,對無錫地鐵供電系統維保項目部全體人員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檢修和值守任務予以肯定。“全員在崗不松懈,全力保障地鐵安全運營,守衛這份責任。”對待過往的榮譽,面對即將到來的“五一”長假期,項目負責人詹華斌如是說。
設備日檢記錄
主變壓器安全巡視
牽混所設備狀態檢查
數據盯控
夜間天窗點對隔離開關檢修
項目安全質量內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