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智慧智能工程建設系列之一】新型智慧路燈賦能和諧工程建設——中鐵一局電務公司廣西大憑智慧高速工程建設紀實
從廣西大新縣出發,沿著新建成的大憑高速一路向南,到達位于靠近中越邊境的龍州縣,短短146.1公里路段,隨處可見的各種數字化信息終端設備,可調節變光的路燈照明系統,在給人帶來無限便捷的同時,也讓人由衷感嘆科技帶來的交通工程的嶄新變革。
“科技的發展,給很多之前不能有效破解的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作為工程建設者,我們也一直在綜合運用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讓工程最大化滿足各方需求。”中鐵一局電務公司大憑高速機電工程項目總工程師姚衛宏說。
大憑高速是廣西高速路網的重要構成之一。主線共有橋梁52座,隧道41座,為了降低隧道內外的光線強度不一造成的視覺盲區,設計中往往會在隧道口組立引道照明燈具。但同時,此舉又造成部分路段橋下農作物因照明燈光的長期照射只開花不結果,給當地村民造成了很大困擾。
研究表明光照時間的長短對植物花芽分化和開花具有顯著的影響,植物開花對不同晝夜長短交換的周期性的適應,叫做光周期現象。適宜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會使作物快速固定二氧化碳產生有機物,達到增產的目的。而橋梁上的引道照明對橋下農作物而言屬于過渡補光,則打亂了農作物的“生理周期”,造成農作物只生長不結果,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
怎么做才能既滿足設計規范,確保行車安全,又能破解長期光照造成的農作物減產問題呢?雖說之前參與過包括邵懷、水麻、常吉、磨思等多條高速機電工程建設,施工經驗豐富,但對于姚衛宏來說,這個問題還是頭一次遇到。
“群眾利益無小事,無論如何都要攻克這個難題。”這是項目全員的共識。對此,項目負責人張朋剛當即召開專題會議,聯合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及設備廠商展開多方協商。最終,經過反復討論,制定了改進原有固定光源燈具設備為可調節光源角度+局部遮光的解決方案,并同意加快落實推進。
經過改進,技術人員協同廠商將原燈具LED光源等分為四塊,每塊光源均可根據需求進行0°至45°的旋轉,以達到調節發光角度作用。同時在每塊光源兩側設置遮光板,防止LED光線向燈具后側照射,確保了從源頭上解決漏光等問題的發生。經過不斷的測試和改進,項目部最終調試出了合適的燈具轉角及遮光板長度,并在確保路面照度前提下有效地解決了橋梁引道路燈對橋底的光污染問題。該成果不僅在全線多個橋梁段進行了推廣應用,還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在廣西交投集團的統籌協調下,在設計單位及設備廠商等參建單位的一體推進下,大憑路的建設聚集了各種新型數字化設備和智慧化控制系統,凝聚了工程建設者的心血和智慧,后續我們還將立足取得的新成果,不斷用科技賦能廣西交通路網建設。”張朋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