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爸爸黑臉哥——記橋梁公司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項目部安全副經理王旭
看過《包青天》的人,都會對一臉黑亮、鐵面無私的包拯包大人肅然起敬。但在中鐵一局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項目也有一位叫人肅然起敬的“黑臉”,他在安全管理上不留盲區、不走過場,事故處理不講情面,工地上的農民工朋友私下都叫他“黑臉哥”。
“黑臉哥”這個綽號一語雙關:一是他本人面色黑,二是他對待安全工作鐵面無私,能黑下臉來做事。
“黑臉哥”叫王旭,1982年出生,現在擔任蕪湖項目的安全副經理。每當惡劣天氣來臨,總能工地上看到他急匆匆的身影,每到風險高的施工工序,他總是第一時間到現場蹲守。簡單、重復、枯燥的工作,王旭沉下心來,熱情以對,把好每一處安全關口,守護好安全建設的藍天。
王旭在工作上能黑下臉來辦事的這股子較真勁在他2007年剛實習時就表現了出來。
當時,王旭在橋梁公司彭武項目實習,在黃草烏江特大橋引橋施工過程中,他發現原先設計的施工方案與現場實際不符,若按照既定方案施工很可能埋下質量隱患。作為一名實習生,王旭冒著與技術主管叫板翻臉的勇氣,果斷提出重新優化《黃草烏江特大橋引橋蓋梁施工方案》中大體積蓋梁、系梁墩身預留工鋼孔澆筑的大膽設想,項目經理部經過討論研究,證明王旭的想法完全正確,更加符合施工實際情況,最后,施工方案果真照著王旭的思路進行了優化。
這件事后,王旭“好小子”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工地。
2012年,經過在彭武項目、蘭渝鐵路項目歷練的王旭被調往京福項目,令同事意外的是,他主動請纓擔起了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長一職。昔日習慣跟技術打交道的他,要做一位安全管理者。別人意外,王旭自己心里卻清楚,只有“安全”,才能給自己家庭帶來幸福,推己及人,每一名農民工的人身安全同樣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源泉,自己要做一個為自己,也為別人守住這幸福的人。
剛三十歲出頭的青年,要負責起一個十億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對王旭而言,既躊躇滿志,又隱隱擔憂。但對在農村長大的他來說,他很早就明白一個道理:做什么工作都像種莊稼一樣,把活兒當成自家的干,就沒有成不了的莊稼。
用他的話說“工作,就是一種態度。”安全管理工作不比搞技術,要有一股子主動 “找茬”的勁。有時候,即使一個小錯誤,他也會與班組的作業人員爭個面紅耳赤,他說,“只要能夠避免一起安全事故,這個‘茬’就值得找!”
農民工朋友既愛他,又怕他,愛他工作認真、一絲不茍、獎罰明確的工作態度,怕他不給情面,嚴厲的那股子“找茬”的“牛勁”。
酷暑天氣,有些農民工怕熱、圖省事,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王旭按照規定對他們進行罰款,幾次處理后,王旭發現違規現象并沒有發生根本好轉。巡回監督的時候,他們老老實實的戴著,人一走,帽子又給摘了下來,個別農民工甚至還出現了抵觸情緒。
王旭心想這種“躲貓貓”方法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必須要讓他們自己樹立起安全這個意識才行。
為了化解民工們的抵觸情緒,王旭時常到工人宿舍里聊天、談心,來回幾支煙的功夫,他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溝通,打動了大家,再加上周一安全講話、生產例會、張貼安全宣傳畫等手段的配合,隊伍中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的行為得到了有效遏止,工人的抵觸情緒也慢慢消解。
有一次,王旭的妻子在王旭的QQ空間里看到一張照片。照片上,王旭圪蹴在地上,頭向后背后斜側,全身上下都是泥巴,就像蓬頭垢面的“犀利哥”。妻子指著照片對女兒說“看,你爸成乞丐了!”后來,妻子帶著女兒到工地探親,孩子一見到王旭就喊“乞丐爸爸、乞丐爸爸”。
“假如你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王旭是真的熱愛他的工作。所以他才會在抱起女兒的時候,刮著小家伙的鼻子說“小公主,這就是爸爸的工作。”臉上卻滿是幸福的微笑。
一人把關一處安,大庇安全生產藍藍天。
工地檢查鋼筋籠焊接質量
王旭檢查100T龍門設備運行安全
責任編輯: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