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通柳紅終不還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位于戈壁地帶,坡積沙礫碎石,植被稀少。天氣晴好時,藍天像洗過一樣深邃高遠,廣袤的戈壁粗獷豪邁,猶如油畫;然轉眼龍卷風、沙塵暴襲來,全長約38.5公里的柳溝至紅沙梁鐵路專用線(由中鐵一局七公司建設者經過近兩年堅守建設)輪廓若隱若現,該項目通車后會將河西規模最大的吐魯煤礦與蘭新鐵路干線連通,對加快沿線國土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推動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跑步進場強推進
七公司承建柳紅鐵路五、六和隧道標段,現場均無水電、信號,機械進場運輸困難,物資匱乏。項目駐地距離馬鬃山鎮120公里,離玉門市約300公里。
項目團隊從2022年7月正式施工至2023年11月,完成管段內工程量的97%。即2座特大橋、1座大橋、1座箱形橋;95座涵洞和全長925米的雙鷹山隧道;路基附屬工程的98%(不影響鋪架)。
2022年5月初,公司策劃組進駐鬃山鎮,一行人帶著馕、水現場勘查,天色稍差,看不見山頭、蒙古國長生天這些記號,就迷路。5月中旬,項目負責人馬勇軍、書記馬凱旋等5名班子成員、員工陸續進場,一部分人與策劃組了解地形地貌;其余人組織修便道、建駐地、協調解決水電、信號問題。
經班子成員日夜蹲守,業主與駐地煤礦聯系解決了生活用電;當地水務公司配合下于標段起點26公里打井、設置取水點;與當地通信單位協調解決了戈壁沒信號的難題。即便現在公司與項目部聯系,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找信號好的地方給你打過去!”
馬勇軍回憶:駐地建好后,負責臨建運輸材料的陜西老鄉流下了眼淚:“接了你們的活,太累了!但我也是陜西人,人無信不立!”臨建需要的彩鋼板、70多個集裝箱共約198輛貨運卡車都是他一車車從戈壁入口處接進來的。項目部先期到場的職工白天組織拉便道,晚上在沒有封頂的鋼板房里看星星,“那里的星星特別亮,也像告訴我們,有亮光的地方就希望!”馬凱旋嘴角含笑地說道。
頭雁引領助生產
項目留下來的勞務工都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一部分一聽要在戈壁灘干活走了;一部分去項目部的路上逃了;還有一部分在現場待了幾天跑了。怎么留住人,是擺在項目部班子面前的首要問題?
項目班子雖是首次搭檔但大家目標一致:不辜負公司信任。進場初期,班子結合公司的任務明確了項目管理目標,統一全員思想,樹立必勝決心;班子成員根據工作經驗及項目特點進行分工,明確責任;對內部管理方面進行責任細化;通過每晚的班子碰頭會,掌握現場第一手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凡事充分民主,傾聽不同聲音;以身作則是柳紅團體凝聚力形成一個重要原因。
項目安全總監付強分管雙鷹山隧道施工,隧道開挖還剩50米貫通時,因地質情況隧道掌子面拱頂出現溶洞并伴有碎石和石塊涌出,從2023年3月入駐項目后,他放棄了輪休機會,監督隧道施工至隧道貫通。
2022年底,業主要求2023年7月20日完成所有橋梁施工。搶工第一步需完成標段內的107根墩臺,多模板則成本增加;少則影響工期。現場負責人寇光榮、黃帥結合實際,經計算、推理,最終得出配4套完整模板、4套周轉慢的下錨平臺模板,即可達到目標。新模板到場僅2個多月后,橋梁作業隊提前完成所有墩臺施工,兌現了業主工期要求。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項目全員正是靠著這種施工理念,實現了隧道提前進洞、橋梁樁基首鉆、路基全面開工這樣的小目標組合成柳紅開通的大目標。
打造文化聚人心
該團隊比其他標段晚進場近三個月,但三個月后,項目完成了需六個月完成的施工任務。自2022年8月開始,在業主多次全線進度評比中獲得第一名。項目在勞動力和設備配備上加大投入,在現場管理上加大力度,在施工時間上重點延長,在工序銜接上縮短時間,確保了工程的快速推進,將損失的時間彌補了回來。
業主負責人后來評價,一開始你們在觀察期,要是干不動就清場;沒想到你們后來者居上,為你們公司爭光了!
成績的取得與項目員工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分不開。項目部正門對應的墻上是一個紅色的大“家”字。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個體無法依靠社會公共資源提供生活與情感寄托時,就會空前團結。
項目班子根據員工年齡、性格、崗位在工作、生活中給予搭配,讓每一位職工都有所收獲。每月一次的輪換采購,解決了職工的個人所需;每月安排集體生日,為壽星們準備精美的經過幾百公里運送的禮物;“柳紅影院”里檢票口、電影票、爆米花,儀式感一個也不落;凡有因婚戀、考試原因休假的職工會有特許準假條。
項目副經理李永濤妻子生小孩,他的工作總工趙輝主動接手,“更多的時候同事也像家人,不用為難讓誰來接替自己的工作,很暖心!”李永濤說。
項目每周會請施工隊伍負責人吃飯;不定期給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買肉、送飯;也會告訴過路的牧民,遇到困難都可以到“家”里來坐一坐、吃個飯、灌壺水、取個暖。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2022年冬,馬鬃山鎮普降暴雪致交通中斷,正值疫情封控期,項目部物資短缺,當地牧民聽說后,主動將自己的11只羊送了過來,項目部才度過了那段“與世隔絕”的日子。
他們用實際行動對:“風大我們決心更大;艱苦我們不怕吃苦”的柳紅精神進行了詮釋,為公司在戈壁施工積累了施工、管理和成本管控經驗。在戈壁,能看到測量人員屹立不倒的塔尺;能聽到試驗人員動力觸探的錘擊;機械轟鳴也不能掩蓋狂風怒吼,夜晚靜謐時能聽到動物的窸窸窣窣……世上本沒有路,強者在戈壁留下了屬于他們的印跡。對每一位參建員工柳紅經歷都將變成生命里熠熠生輝的畫面:“5月飛雪”“氣溫爆表”“絢爛冰花”“風情旱廁”……那些在風沙中拼搏、在戈壁中奮進、唱響人定勝天的日子將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記憶。
項目駐地
隧道貫通
成形的橋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