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鏖戰 8300 平方米!城口建設者用汗水澆筑家鄉榮耀
近日,在重慶城口縣濱河體育公園項目施工現場,一場與時間賽跑的 “攻堅戰役” 正拉開帷幕。防水班組班組長鄭禮霖帶領團隊連續半個多月通宵作業,順利完成項目負一層 8300 平方米地坪施工任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抵達現場時,在庫房角落見到了鄭禮霖。他正用藿香正氣水清腿上的傷口。經工友介紹,這是前一晚加班時被混凝土灼傷所致。面對記者 “是否需要就醫” 的詢問,他擺擺手笑道:“這點小傷不礙事,還有活兒等著干呢?!?當談及此次施工成果,他反復強調:“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全靠整個團隊的付出,少了誰都不行!”
記者注意到,鄭禮霖的 “休息區” 僅是由兩塊保溫板拼成的簡易床鋪,搭配一條薄毯,以及用木板搭建的臨時空間。他解釋道:“宿舍來回太耽誤時間,這里能隨時投入工作,習慣了也不覺得苦。” 據了解,為搶抓工期,他和工友們休息時間極不規律,有時只能小憩兩三個小時,甚至連續奮戰、基本不眠。
鄭禮霖出生在城口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就看著父母在田間辛苦勞作,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卻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品質。長大后,為了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他早早地外出打工,先后輾轉于多個城市的建筑工地。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他從最基礎的小工做起,搬磚、和泥、搭架子,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從一個懵懂的年輕人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班組長。
在鄭禮霖的帶領下,記者深入施工區域。地下空間光線昏暗,兩名工人正手持鐵鍬進行二次找平作業。鄭禮霖介紹,地坪施工需歷經結構板找平、保溫層鋪設、保護層找平、磚貼鋪設等五道工序?!盎炷潦┕r間把控要求極高,早了或晚了都會影響地坪質量。” 他表示,團隊采取 “白加黑” 工作模式,白天進行混凝土澆筑,夜間開展找平作業,通過人員輪班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鄭禮霖也遇到過不少難題。有一次,由于地下水位過高,導致剛澆筑的混凝土出現了局部積水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影響整個地坪的質量。鄭禮霖憑借多年的經驗,迅速組織工友們進行排水,并調整了后續的施工方案。他和工友們一起守在施工現場,密切關注著每一個細節,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解決了問題。這樣的經歷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團隊協作和科學施工的重要性。
當被問及 “如此高強度工作是否疲憊” 時,鄭禮霖眼神堅定:“累肯定累,但肩上扛著責任。作為本地人,能為家鄉建設出力,是件特別自豪的事?!?他透露,6 月項目將舉辦活動,自己的孩子作為表演小嘉賓參與其中,這更堅定了他保質保量完成工程的決心。談及未來,他滿懷愧疚地說:“最想做的就是請兄弟們吃頓飯,這段時間大家跟著我連家都顧不上?!?/span>
多年的外出打工經歷,讓鄭禮霖更加珍惜回家鄉工作的機會。他深知家鄉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所以當得知有機會參與城口縣濱河體育公園項目的建設時,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任務。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打造一個更加美麗、舒適的公共空間,讓家鄉的人們能夠在這里享受美好的生活。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鄭禮霖布滿泥點的臉龐,那些凝固的水泥仿佛化作榮耀勛章。轉身之際,他又一頭扎進施工現場,繼續為城口縣的建設事業貢獻力量。正是無數像鄭禮霖這樣默默付出的建設者,用汗水和堅守,澆筑出城市發展的堅實根基。
鄭禮霖
工作中的鄭禮霖
工作中的鄭禮霖